【资料图】
新闻发布会现场。华龙网-新重庆客户端 吴礼霜 摄
华龙网-新重庆客户端讯(吴礼霜)今(6)日,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(以下简称“执法总队”)召开新闻发布会,通报2023年一季度全市生态环境执法和应急工作情况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一季度,执法总队精准科学依法执法取得新成效,共查处五类重大案件12件,移送公安机关6件,抓获犯罪嫌疑人32人。
据介绍,今年,执法总队采用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执法方式,充分运用大数据、自动监控、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监管,将4.12万余家企业纳入移动执法系统,实施非现场监管2412家次,垃圾焚烧发电、火力发电、水泥、造纸4个行业全面推行自动监测设备数据标记,745家企业完成自动监控联网,数据有效传输率达到98.74%。
为有效预防、及时控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,进一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,重庆启动34个区县223条河流(河段)“一河一策一图”编制,累计编制备案风险评估7608个、应急预案8136个、“一源一事一案”39099个。组织开展“两会”“两节”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并成立9个督导组实施全覆盖督导,全市排查企业3665家次,整改隐患199个,督促企业自查29666次,整改隐患2315个。
同时,贴近实战强化应急演练。重庆深化“1+42+N”(每年市级组织一次联合演练,42个区县、经开区各组织一次综合演练,每个环境风险企业组织一次演练)应急演练机制,组织完成部、市和合川、铜梁、潼南3个区政府涪江流域应急联合演练。
另外,今年执法总队紧扣“一号工程”,与四川省联合印发川渝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应急工作要点,明确年度合作任务;与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签订合作协议,强化成渝交流合作。
据发布会消息,执法总队下一步将开展川渝跨省流域水环境联合执法、严厉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、公检环3部门及渝川鄂湘黔5省市危险废物和自动监测联合执法,中心城区高中考期间夜间建筑施工噪声联合执法等系列行动,坚决查处一批突出生态环境违法问题。同时,在经济运行总体回升过程中加强对市场主体帮扶服务,让市场主体真正“得实惠、得便利”。
(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,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)